Search

今天最驚訝的事莫過於台北書展宣布取消,連續兩年了,很為主辦單位和所有參與的出版社、作家、廠商等相關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最驚訝的事莫過於台北書展宣布取消,連續兩年了,很為主辦單位和所有參與的出版社、作家、廠商等相關工作人員感到不捨。

希望大家能多多購書來支持!

想來分享一件陳年往事(其實不到三年,但是不能出門的這一年,感覺特別久啊)和關於「做書」這件事。

2018年我在西班牙瓦倫西亞藝術與設計學院有一場演講,因為是第一次用西班牙文演講,所以我事先在本子上寫了滿滿的筆記,我幾乎是用背的把它完成,也好在就連我寫的笑點也有順利地講出來,而且也有人笑。

但有一句話我不用背也不會忘記,就是 —— mi pasión es hacer libros.

我人生的熱忱是做書。

2013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書,從此之後買書從不手軟,想要同樣地去支持其他的作家和出版社。因為自己走過一遭做書的過程後,知道這中間得花多少時間、多大的力氣去堅持,才有可能完成一本書。

那來看一下現實面,也就是我爸和我先生最常問我的問題——做書可以賺多少錢?

以一本書300元來算,賣一本書作者通常會拿到10%版稅收入,就是30元(一杯珍奶都沒有),首刷以2000本來算,是六萬元的收入。

那做一本書要花多少時間?一年、兩年、三年?甚至更久?

以速度算快的一年來說,六萬塊可以活一年嗎?當然不行。

我手上正在做的書已經進入第三年了⋯⋯(希望今年可以完成!)和西班牙合作的書則是做了六年。

所以我自己的狀況是,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商業案,當然商業案也是喜歡的,和做書是很不同的挑戰,再來是費用比較好,可以支撐生活之後,再從中擠出時間和方法去做書,雖然書一直都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。這兩者之間一直都在抓平衡吧。

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做書?(又花時間又不賺錢)

我說不上來,有太多原因了。以「創作一件作品」來說,書是我很喜歡的載體,想說的事情可能很多,媒材也可以很多,適合的方式也都不同,但「書」相較是一個比較能廣泛傳遞的媒介,它不限時間、不限地點,任何人都可以閱讀。

而且閱讀帶給我的充實感是什麼也比不上的,很單純的滿足,但是又無比豐富。尤其我是個老派的人,喜歡看得到摸得到的實體,顏色、紙張、觸感⋯⋯所以可以拿在手中看著那些被創造出來的文字和圖像,真的是最大的養分來源。

再來書是一輩子的陪伴。我說我很喜歡獨處,也是因為有書的陪伴吧,但其實根本也不是一個人,因為書會帶你遇見不同的人事物,帶你去看全世界。

(尤其疫情期間已經無法旅行了,那閱讀正好可以帶我們去啊)

所以請大家多多支持購書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